溶洞旅游的創(chuàng)新開發(fā)――以湖北房縣“野人洞”為例
溶洞(喀斯特洞穴)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之一,只要有石灰?guī)r分布的地區(qū),大多有喀斯特洞穴發(fā)育。而石灰?guī)r在中國的分布面積高達130多萬平方公里,因而溶洞在我國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旅游資源。
雖然洞穴對于游客有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特殊吸引力,但總體而言,喀斯特洞穴是一種共性大、獨特性小的旅游資源。洞穴旅游在我國經過三十多年的發(fā)展,已逐步降溫,面臨著市場的極大考驗。
在綠維創(chuàng)景參與的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旅游總體策劃》項目中,我們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。在房縣的重點旅游資源中,有一個名為野人洞的溶洞,雖資源本體一般,但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,和地方傳說賦予的神秘性,以及在全縣旅游資源賦存格局中的獨特地位,從而進入房縣旅游開發(fā)的第一梯隊。
面對旅游吸引力不足、游憩方式單調的現(xiàn)狀,我院立足野人洞的現(xiàn)有條件和具體實際,從主題化、高科技化、立體化、情境化等角度,對其進行了整體策劃提升,并進一步提出了具體的設計方案,在短短的三個月內,就幫助其完成了改造提升。目前,提升后野人洞已正式營業(yè),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。
一、項目背景
房縣位于鄂西北,屬于十堰地區(qū),位于湖北省“一江兩山”(武當山、神農架、長江三峽)黃金旅游線上,209國道橫貫全境,交通便利,旅游資源十分豐富。其中,野人探秘、溫泉、帝王流放文化是三項最具有市場感召力的資源。在這三者之間,溫泉屬于區(qū)域性資源,可作為區(qū)域休閑旅游吸引物和長線旅游的接待配套產品;房縣是中國古代七大流放地之一,其帝王流放文化屬于典型的稀缺性古代文化資源,對國內外特定游客市場具有極強的吸引力,但缺乏表現(xiàn)載體,近期內難以進行旅游開發(fā)。
相比較之下,野人探秘可以說是世界級的壟斷性資源,而且,由于房縣與神農架接壤,可以與神農架共享業(yè)已形成的市場影響力,最重要的是,“野人探秘”這一主題在房縣有著廣泛的載體,可以進行系統(tǒng)開發(fā),其中,最主要的就是“雙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