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威夏寺:炮火紛飛中的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
2012-11-09
中國宗教
標簽:
2011年初,因為泰緬兩國在邊境地區(qū)發(fā)生的激烈軍事沖突,一座名為柏威夏寺的廟宇頻頻出現(xiàn)于各類媒體之上。
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、泰國的接壤地區(qū),在柬埔寨叫Preah Vihear,泰國人則稱之為Khao Phra Viham。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,始建于千年前的高棉帝國,當時是吳哥王國第四位君主耶索華曼一世統(tǒng)治時期,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后便打算在扁擔山脈建造一所寺廟。柏威夏寺的建造屢經(jīng)波折,一直到1152年才正式完工。在這200多年的時間里,吳哥王朝更替了13位君主,皇室內(nèi)部紛爭不斷,但對這座寺廟的建造從未停止。
經(jīng)過200多年的不斷潤飾,柏威夏寺終于形成了懸崖之巔令人贊嘆的建筑群落,成為高棉帝國著名的大型石宮建筑,成為吳哥窟以外最富文化內(nèi)涵和藝術性的吳哥時期古寺,被視為吳哥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。直至今日,盡管仍有不少以石宮宗教建筑為主的高棉帝國遺跡保存下來,但論規(guī)模和藝術成就,這些遺跡很少能出柏威夏寺之右。
柏威夏寺建在馬夸山摩艾丹崖頂,具有極佳的地勢。摩艾丹崖像一個“鷹喙”,“喙尖”朝向柬埔寨一方,“喙根”朝向泰國,崖頂有一塊平臺,長約800米、寬約400米,剛好構成柏威夏寺的地基。柏威夏寺占據(jù)的崖頂平臺,三面可遠眺,一面直